带着一个4岁和一个6岁的孩子,历时6个多小时,徒步六七公里走完全程,很多人觉得很辛苦。但我觉得把孩子带进真实的大自然之中,给他们一段与其体力相匹配或者稍稍超出一点,需要付出一些努力、克服一些困难才能抵达的目的地,让他们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前进。相信这样的旅程和经历,能为他们注入坚毅和努力的品格。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能量。
房山区的山野多,就是太远。但是为了不辜负大好的春光,还是决定去爬爬山,呼吸下自然的空气,目标锁定上方山森林公园,听说里面有野生的猕猴森,还有一个叫云水洞的溶洞。
驱车100公里到达上方山森林公园东门,看地图如果只是爬山徒步,路程大概有6.3KM,如果中途要去云水洞,那个路程更长。如果为了保持体力,可以在进门后第一段1.2KM的平路选择电瓶车,每人5元。
因为刚进门,孩子们精神状态极好,而且很希望路上能够遇到野生的猕猴。但因为是周末,人比较平时多,猕猴们都躲了起来没遇上。
上方山的植物种类十分多,国家保护植物有10种,特有的植物就有23种。还遇到一些植物,本来多出现在南方,但在北京只有上方山这里有,比如北枳树,也是很神奇。对植物感兴趣的可以多来这瞧瞧。
开始还遗憾白背了一包准备来喂猴子的花生,快到云梯的石阶上就窜下一只猴子。据说这只猴子不太怕人,它常下山来要吃的,一点都不怕人,和它直面的距离只有半米。喂了几颗花生,人家剥着吃的可好了。但还是千万要小心,不要直接拿手去喂它,小朋友的手里也千万不要有吃的拿着。吃了几颗花生后,猴子突然抱了下一名围观游客的胳膊,吓了我们一大跳。但是还是很开心,能遇见猴子。
接下来的是一段极其陡峭的石阶,命名为“云梯”以说明难度。旁边有锁链可攀着,小孩子也可以手脚并用,上去不算难。但看着爬下来的人,的确很有难度。所以这也是我们后来没有原路返回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这段云梯不算长,继续爬山到了山上的寺院。这里总算有个卖东西的摊位,有方便面和饮料卖。补寄点水,如果没有自带饭的可以泡桶面。我们家一般是自己焖点腊肠饭用保温杯带着作午饭。很多人从这里就往回走了,如果还要去云水洞,还有2.5公里。寺里的人说前面还有5里地,我们心里有些打鼓了,但6岁的老大坚持要去探洞,我们只好继续往前。所幸,前面的路比起前一段已经平坦很多,而且路上又遇到层叠的水塘,这个季节水里有许多的小蝌蚪,小孩子们用喝完的水瓶直接舀水都能捞上几只小蝌蚪。
接下来会走路森林里的一段木栈道,湿润新鲜的空气和满眼的绿色稍稍去除些疲劳。
终于,走走停停到了云水洞的门口,已经过去了4个多小时了。换了一种风景,走不动的老二兴奋劲又上来了,开始在洞里跑起来。洞里的灯光很暗,我们特地带了强光手电;洞里也比较凉,要带上衣服。里面大概有四五个洞,第一次去洞里还是挺有意思的。特别到了第一个大洞,抬头往上看,洞顶的石头纹理就如同星云,恍若置身于宇宙星际中。洞里全走完大概花了将近一小时。出来的时候,完全走不动,幸亏,前方100米就是缆车,这个路线设计的还挺合理。
这个缆车到达山脚,大概20分钟。如果不想爬山也有直接从这里上来的缆车。经过山谷,看大山风景还是很美的,有一段路陡然下降,下面是深深的山谷,心里还是忽悠了一下。
终点在景区的西门,回到东门大概两三公里。走路20分钟,有公交,也可以直接坐蹦蹦到。门口还有卖香椿等农产品的,喜欢的也可以带点回去。
这趟旅程历时6个多小时,徒步爬山六七公里,虽然累,但体验了各种爬山、喂猴、探洞、缆车等项目,觉得还是很值得!
线路建议:
从上方山东门进,达到云水洞,缆车到西门,最后从西门回到东门。
费用详情:
上方山景区门票: 40元
云水洞景区门票: 30元
东门电瓶车: 5元/位
缆车票价: 50元/人
西门到东门蹦蹦: 10元/车
东门停车费: 10元不限时
如果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地儿?
搜索公众号“蜗牛去野”一块玩耍吧!
上方山云水洞作为每天久坐不动的上班族,每逢周末总想找个地方活动一下筋骨,可是炎炎夏日,何处才是好去处。老公灵光一闪,山洞里凉快,找找京郊有没有啥洞。上网一搜,果然有——上方山云水洞。
网上如此介绍:“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,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,距北京市区约60公里,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。上方山云水洞位于上方山上,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溶洞,为京郊著名山水佛教游览胜地。云水洞洞深六百多米,自然形成六个大厅。洞中有108个自然景观,有山峰12座,峰峰神奇俊秀,“中天之柱”是其中的最高峰,海拔达860米,亦称“摘星坨”;“擎天玉柱”是高38米的基型石笋,为中国第一大石笋。”浏览一下网上评论,评价还不错,就立刻决定了。
周六早上9点从南二环出发,驾车约1个半小时抵达,快到时一个岔路口,一边指向上方山、一边指向云水洞,第一次来,不明就里,想着云水洞方向应该离洞更近,遂往云水洞方向,到达景区门口一问方知是上方山西门,门口便有缆车可直接到达云水洞,需要20分钟左右,不坐缆车的话,大概要爬3公里的山路,用时1个小时左右。岔路口指向上方山方向是上方山东门,东门距离云水洞大概有十多里山路,用时约3个小时。一行四人从西门上山,门口处的山路乱石横陈,看上去没怎么被开放,行不多久便至“云梯”,“云梯”是一段极为陡峭的山路,既陡又长,有些路段需要手脚并用。
走走歇歇,行至一半早已是满头大汗,衣服快要被汗浸透了,气喘连连,拐角阴凉处稍作休整。3公里的山路真真比3公里的平地要难走的多。大概一个小时后到达云水洞门口。因为洞深远,需要工作人员带领进入,大概30分钟左右进一拨人,我们到时前一拨人刚走远,于是在门口开始就地午餐,午餐后开始进洞。洞内常年恒温13摄氏度,需要穿长袖外套,所幸提前看了攻略准备了衣服,没带也没关系,门口也有租衣服的地方。
进入洞内,寒气袭来,洞壁也是冰凉的,脚下有些湿滑,云水洞分为六个厅,里面石钟乳、石笋举目皆是,第一个厅最大,高五十多米,宽三十米,第二大厅中高 38 米的石笋,被誉为“擎天柱”,比桂林的七星岩中最高的石笋还高出十米,居亚洲第一,世界第三。第三厅、四厅、五厅、六厅的景致也十分赏心悦目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云水洞原为海水灌注,后经地质运动,山峰挺立,海水退去,形成了这般岩洞。云水洞内各种岩溶沉积物种类齐全,形态各异,由钟乳石、石笋、石柱、石幔形成的天然景观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。洞外烈日炎炎,洞内清凉爽快。出洞之后也不会立刻觉得热。
上山容易下山难,想到上山时如此艰难,一行人放弃走路下山,选择坐缆车下山,顺便看看景色。从上山到下山,全程用时三个小时,这次没有走东门线路,西门上东门下,全程大概要6个小时,东边的景点更多,还有一“天坑”,“天坑”是园内又一独特的岩溶地貌,这次留个遗憾,下次再走东线。
云水洞的景区介绍最著名的云水洞位于距北京70公里的上方山上,嵌于洞口的“云水洞” 三字,
为赵朴初先生所题。洞中有山峰12座,“中天之柱”是其中的最高峰,亦称“摘星坨”;“擎天玉柱”是高37米的石笋。其他主要景点还有一斗泉、望海庵、藏经阁等。 始建于金代,明永乐、弘治、万历年间曾三次重修。依壁随岩,阶阶而上,共有二百六十二级。踏级而升,仿佛直入云霄,故得名“云梯”。
上方山云水洞位于京西南62千米,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溶洞,为京郊著名山水佛教游览胜地。
云水洞洞口有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写的云水洞三个大字。走进洞来,便见洞内石钟乳,石笋目不暇接。云水洞洞深六百多米,自然形成六个大厅。第一大厅高五十多米,宽三十米、厅内景物有卧虎岩,黑龙潭,二龙把门,半悬山,起火洞等景致。第二大厅有南佛、盐山、枣儿栗子山、狮子望莲、石人、二龙戏珠、攀天大柱、卧佛等景致。厅内的攀天大柱最引人注目,这是一个高三十七米的石笋,比桂林的七星岩中最高的石笋还高出十米,不仅是我国石笋中的魁首,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。第三厅、四厅、五厅、六厅的景致也十分赏心悦目,那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色千姿百态,实为稀奇。十八罗汉堂,一群石罗汉前呼后拥,错落有致,形态各异、俨然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道场,让人不可思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