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山西有啥花
临汾市的市花是菊花,它寓意着一种艰苦奋斗,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着临汾人,有着倔强的性格,不为艰难困苦,努力拼搏奋斗的精神,除了临汾外还有许多地方也有市花,临汾市的市树是柳树和杨树,柳树和杨树,到了夏天,杨絮和柳絮那个飘呀和下雪一样,时不时吸到鼻子里,连打好几个喷嚏那叫一个爽呀。
2. 山西的名花是什么花
紫薇,别名入惊儿树、百日红、满堂红、痒痒树。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。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。中国华东、华中 、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,各地普遍栽培。
紫薇树姿优美,树干光滑洁净,花色艳丽;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,花期极长,由6月可开至9 月,故有“百日红”之称,又有“盛夏绿遮眼,此 花红满堂”的赞语,是观花、观干、观根的盆景良材。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。
3. 山西花长什么样
山西省的省树:国槐,树型高大,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,花为淡黄色,可食用,也可作为中药和染料,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治疗疮毒。
省花:榆树梅,又名小桃红,因其叶片像榆树叶,花朵似梅花而得名,它既可以独自栽种,又可能广泛用于草坪,公园,庭院的绿化和美化。
省鸟:褐马鸡,是中国特产珍稀的鸟类,体高60厘术,体长1-1.2米,体重5千克,全身呈浓褐色,头和颈为灰黑色,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,脸和俩颊裸露无羽毛,呈艳红色,尾巴高高竖起,翅短,不善飞行,两腿粗状,善于奔跑。
4. 山西常见花卉
兰花品种非常多,最适合新手的是建兰,建兰的市长红、青山玉泉、逸红双娇、大凤素、小桃红、富山奇蝶都是皮实好养的经典品种,刚入兰坑,养这些品种绝对没问题,可以买个两苗、四苗的练练手!
兰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,因为它的株型美观且独特,具有文雅大气的美感,自古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,在家养殖一盆兰花,可以平添一份风流雅致
5. 山西有什么花
紫薇紫薇,别名入惊儿树、百日红、满堂红、痒痒树。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。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。中国华东、华中 、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,各地普遍栽培。紫薇树姿优美,树干光滑洁净,花色艳丽;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,花期极长,由6月可开至9 月,故有“百日红”之称,又有“盛夏绿遮眼,此 花红满堂”的赞语,是观花、观干、观根的盆景良材。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。
6. 山西独有的花
古县牡丹花!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,太岳山南麓。历史悠久、人杰地灵,县城内风光宜人,旅游资源丰富,有被誉为“天下第一牡丹”的石壁三合千年牡丹、战国名相蔺相如墓、宋代道观—延庆观、清代民居—张家大院、太岳山国家森里公园等。
牡丹文化景区则位于古县城南25公里处的石壁乡,包含三合千年牡丹园、张家大院两处景点。
7. 山西有什么花比较出名
34个省的省花如下:
1、北京市:月季
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,又称“月月红”,是常绿、半常绿低矮灌木,四季开花。
2、天津市:月季
3、上海市:白玉兰
白玉兰花洁白清香、夏秋间开放,花期长,叶色浓绿,为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,多栽为行道树。
4、重庆市:山茶花
山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,叶为浓绿绿而光泽,花形艳丽缤纷,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。
5、河北省:太平花
太平花花芳香、美丽、多朵聚集,花期较久,为优良的观赏花木。
6、山西省:榆树梅
榆叶梅其叶象榆树,其花象梅花,所以得名“榆叶梅”。榆叶梅枝叶茂密,花繁色艳,是中国北方园林,街道,路边等重要的绿化观花灌木树种。
7、辽宁省:天女花
天女花植株秀丽,花芳香、白色,花色美丽,长花梗,随风招展,为中外的庭园观赏树种。
8、吉林省:君子兰
君子兰,株形端庄优美,叶片苍翠挺拔,花大色艳,果实红亮,叶花果并美,有一季观花、三季观果、四季观叶之称。
9、黑龙江省:丁香
10、山东省:牡丹
11、江苏省:茉莉
12、安徽省:紫薇
13、浙江省:兰花
14、江西省:杜鹃
15、福建省:水仙
16、台湾省:蝴蝶兰
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,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,深受花迷们的青睐,素有“洋兰王后”之称。
17、河南省:腊梅
18、湖北省:梅花
19、湖南省:芙蓉
20、广东省:木棉
21、陕西省:百合
22、青海省:郁金香
郁金香是花卉刚劲挺拔,叶色素雅秀丽,荷花似的花朵端庄动人,惹人喜爱。
23、四川省:木芙蓉
24、海南省:三角梅
25、甘肃省:郁金香
26、贵州省:杜鹃
27、云南省:山茶花
28、香港特别行政区:紫荆花
紫荆花是美丽的观赏树木,花大,紫红色,盛开时繁英满树,终年常绿繁茂,颇耐烟尘,特适于做行道树。
29、澳门特别行政区:莲花
30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:雪莲花
31、西藏自治区:龙胆花
32、内蒙古自治区:马兰花
马兰花色泽青绿,花淡雅美丽,花蜜清香,花期长达50天以上。
33、宁夏自治区:马兰花
34、广西壮族自治区:桂花
通过上面的介绍,你已经知道你所在省的“省花”了吧。
8. 山西盛产什么花
2021年,花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按人口排名285位。
中国最新300大姓排名(数据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)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八十五位的姓氏人口约19.5万人 ,虽说族人比较多,可还是比较“稀有”。
唐朝以前,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,自改为花姓。浮生萦云,除《述异记》载有南北朝时有女英雄花木兰外,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。
如唐代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。见《通志》二九《氏族》五《平声》,还有唐代大将军花敬定等。又,金代范用吉改花姓,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。
9. 山西有花的景区
发生在山西境内的那些上古神话故事
【一】女蜗造人
相传女娲抟土造人,并化生万物,使天地不再沉寂。女娲氏,开世造物,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,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,身材像蛇一样苗条,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。
古籍中最早明面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《风俗通义》,民间传说,天地开辟之初,大地上并没有人类,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。她干得又忙又累,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。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,举起绳子一甩,泥浆洒落在地上,就变成了一个个人。后人说,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,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,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。
【二】共工撞山
共工,又称共工氏,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,掌控洪水。在中国先秦古书《列子·汤问》中记载,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,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,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。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,柱子一断,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,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,顿时天河倾泻,洪水泛滥。著名的“水火不相容”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。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,大地重回正常。
【三】女蜗补天
女娲补天的相关传说,在上古奇书《列子·汤问》、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、《山海经》上均有记载。早期的女娲补天,与共工大战并无交集,不但没有共工、祝融、不周山等关键字,对于天塌地陷、发生灾难的原因,没有明言记载,语焉不详。到了东汉时期,王充在《论衡·谈天篇》利用“共工怒触不周山”为背景原因,完善情节解释了“女娲炼石补苍天”中缘何天塌地陷、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,至此,女娲与共工,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。
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之战的故事,在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有记载。根据《史记·补三皇本纪》记载,水神共工造反,与火神祝融交战。共工被祝融打败了,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不周山,导致天塌陷,天河之水注入人间。女娲不忍生灵受灾,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,折神鳖之足撑四极,平洪水杀猛兽,万灵始得以安居。
【四】伏羲画卦
八卦图衍生自中国古代的《河图》与《洛书》,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这两幅星图所作。 地点在洪洞卦地村,因为此村四面环山,又有八个村庄分布于四周,而且均相隔八华里,形似卦底。伏羲以景画卦,故创八卦图。此图由周文王在伏羲所创八卦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。八卦图位于洪洞大槐树景区的中轴线上,取意“根在洪洞”。
《太平御览》:“伏羲坐于方坛之上,听八风之气,乃画八卦。”以“—”为阳,以“--”为阴,组成八卦:乾为天,坤为地,震为雷,巽为风,坎为水,艮为山、离为火,兑为泽,以类万物之情。八卦分据八方,中绘太极之图。《易传》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八种自然现象,并认为“乾”和“坤”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,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。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,后被用为卜筮符号。
【五】精卫填海
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再往北二百里,是座发鸠山,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。山中有一种禽鸟,形状像一般的乌鸦,却长着花脑袋、白嘴巴、红足爪,名称是精卫,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。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,名叫女娃。女娃到东海游玩。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,就变成了精卫鸟,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,用来填塞东海。也不知过了多少个岁月,这座东海终于被填平了,于是山峰林立,河道重现,“哗哗”水流向东蜿蜒而去。史载“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”。
【六】后羿射日
后羿射日的传说出自《山海经》、《书·尧典》、《十州记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天问》等著作,故事内容:远古的时候,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。炎热烤焦了森林,烘干了大地,晒干了禾苗草木。原来,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,他们住在东方海外,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。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,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,照耀大地。但有时,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。为了拯救人类,后羿张弓搭箭,向那9个太阳射去。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,坠下一个个三足乌鸦。最后,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。
【七】愚公移山
《愚公移山》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,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。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,坚持不懈,挖山不止,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。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“聪明”的智叟笑他太傻, 认为不能。愚公说:“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,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?”后因感动天帝,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。
【八】神农尝百草
炎帝,烈山氏,号神农氏,又称赤帝,是中华民族的始祖,中国古代农业的发明者。神农尝百草的神话,流传久远,至今不衰。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太原神釜冈中,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。成阳山中,有神农鞭药处。”后世传言神农乃玲珑玉体,能见其肺好五脏,因能化解药毒。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,不能解其毒而致死。又有神农“作五弦之瑟,教人日中为市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等等。
【九】炎、黄和蚩尤之战
炎帝部落经过数百年的辉煌后,逐步衰落,在与后来崛起的蚩尤部落战斗中失败,遂联合新兴的黄帝部落在今天河北涿县(一说在今运城盐池一带) 同蚩尤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,蚩尤被抓住后肢解于今运城解州,解州一名就由此而来。
宋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说,解州盐池的卤水呈红色,即所谓的“蚩尤血”。《孔子三朝记》亦云:“黄帝杀之(蚩尤)于中冀,蚩尤股体身首异处,而其血化为卤,则解之盐池也。”
【十】仓颉造字
仓颉,称苍颉,复姓侯刚,号史皇氏,轩辕黄帝史官,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、整理和使用,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,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,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。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,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,被后人尊为“造字圣人”。
相传仓颉是平山脚下临汾市西赵村人,古时曾立有“仓颉故里”碑,可惜被毁。现村里立有清康熙时期“仓颉造字处”石碑一通。
【十一】大禹治水
大禹治水(鲧禹治水)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,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。他是黄帝的后代,三皇五帝时期,黄河泛滥,鲧、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、舜二帝,任崇伯和夏伯,负责治水。大禹率领民众,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,最终获得了胜利。面对滔滔洪水,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,改变了"堵"的办法,对洪水进行疏导,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;大禹为了治理洪水,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,置个人利益于不顾,"三过家门而不入"。大禹治水13年,耗尽心血与体力,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。